把视线投向岁月的长河,就更加能看清历史的脉络。
30多年前,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创造性地提出大食物观。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福建以“一分田”为起点,开启了践行大食物观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探索历程。
30多年后的今天,八闽大地在食物供给上跳出桎梏,尽情地展现着天地赐予、人力艰辛、科技推动下的丰盈富饶——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,食用菌栽培品类全国最多,茶产业产值、单产均居全国前列,最难能可贵的是,曾经严重依靠从外省份调入粮食与蔬菜的福建已成为全国七个“南菜北运”生产大省之一和主要出口蔬菜省份,40%以上冬春蔬菜可调运省外,供应全国。萌发破土于福建的大食物观在实践中迭代,又指导着实践不断走向深入,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提供着全新的发展范式。
理解大食物观,绕不开一个“大”字。大食物观之“大”,在于它延伸了传统的粮食边界。在大食物观的语境下,山间的果、菌、茶是粮,林间的畜、蛋、笋是粮,海里的鱼、虾、贝是粮,凡是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活能量需求,并能够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都属于食物范畴,都要“盛”到中国人的“饭碗”,我们都应抓紧抓好。大食物观之“大”,还在于它拓展着食物获取的边界。人们对食物的获取不再单纯依赖于有限的耕地,而是将视野投向广阔的国土空间和不断发展的科技手段,向森林、向江河湖海、向设施农业、向丰富的生物资源要食物,在宜粮则粮、宜经则经、宜渔则渔、宜林则林的统筹推进中,形成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。
01
践行大食物观,对于当下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
它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主食吃得少了,肉蛋奶消费量上去了;有机粗粮、特色水果、山珍海味越来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“常客”。让人民群众吃出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就必须以大食物观的理念丰富粮袋子、菜篮子、油瓶子和果盘子,回应人民群众“要吃好”更要“吃得健康”的时代需求。
它是对国情农情的深刻把握。我们国家的耕地资源虽然总体上不像福建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那般紧张,但人均水资源、土地资源和世界人均值比都偏低,口粮供应始终面临着耕地资源、淡水资源、人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制约,弦绷得紧之又紧。此时,挖掘食物潜力的目光就必须投向更丰富的地理空间,我们拥有1.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,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港口,40多亿亩的林地和近40亿亩的草地,这些资源在曾经以耕地农业为主导的农业生产中没有充分发挥潜能,一旦突破农业系统界面,实现全方位、多途径、系统性的开发,将会爆发出巨大的产能,将我国的食物生产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。
归根到底,大食物观是对“谁来养活中国”“谁来更好地养活中国”的时代回答。当今世界充满了种种“不确定性”,自然风险、社会风险、经济风险交织缠绕、相互叠加,各种“灰犀牛”“黑天鹅”事件频发,我们要端牢中国饭碗,就必须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,增强我国食物安全的韧性,也为主粮供应减轻一些压力,让“三农”压舱石作用发挥得更稳。
02
牢固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底盘和必然途径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要始终守好几个“底线”。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,压实党政同责,在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中确保“口粮安全”;守住生态安全的底线,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大食物观的题中之义,大食物观绝不是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,而是在敬畏自然、有序利用的基础上,通过生产力的跃升提高生产食物、获取食物的能力;守住以人为本的底线,发展大食物观,各地风情民俗不同、产业基础各异、生产习惯有别,要因地制宜、因人制宜、因技制宜,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,满足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需要,是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让我们坚定地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,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。让越来越多来自“森林粮库”“草原粮仓”“海洋牧场”“工厂良田”的食物走上我们的餐桌,铺就我国食物供给的进阶之路,为健康中国、强盛中国、幸福中国筑牢根基。